首先要说明一下“熬夜造成的脱发”其实是不太准确的说法,在1942年之前人们确实是这么认为的,脱发的根源在于精神疲惫,比如神经紧张、用脑过度、熬夜等等。但是在1942年,一个名叫Hamilton的研究者论证了脱发的先决因素是男性荷尔蒙,也就是雄激素。

比如,18岁之前阉割后的男性不会出现脱发的问题,但如果给他们注射雄激素,又会再度出现脱发,因为这一个因素的改变导致了脱发问题,足以证明脱发与雄激素的密切关系。

雄激素是什么?雄激素有两种:睾丸酮和双氢睾酮。睾丸酮直接由睾丸分泌而来,睾丸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化成双氢睾酮,但真正导致脱发的其实是双氢睾酮。

另外,脱发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特征,表明有很强的遗传特性,家族中有脱发患者,本人也比较容易脱发是因为,由于遗传因素的而影响,头发的毛囊对体内的双氢睾酮比较敏感,更容易在双氢睾酮的作用下逐渐萎缩脱落。基因决定的是毛囊的敏感程度,这点无论是植发还是药物都无法改变,所以才说遗传导致的脱发很难恢复。

二、脱发药物

目前的一些正规药物比如非那雄胺和米诺地尔,可以阻止睾丸酮转化成双氢睾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脱发进程,但是无法为了头发而完全阻止体内双氢睾酮的产生,双氢睾酮是维持男性性征的重要因素,过度抑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很多人不愿意吃非那雄胺就是因为这个,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自己吃了没事,之前看到一则报道称有1%的可能会出现性功能障碍,而服用5年之后概率降到了0.3%,总之这个看个人选择。

相比较之下,米诺地尔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在副作用较小的前提下依然有比较好的作用。在临床上测试过2%、5%、10%甚至15%浓度的米诺地尔,最终被批准的最高浓度只有5%。2014年5%浓度的米诺地尔也被批准用于女性,所以目前无论男女,都可以无顾虑地使用5%浓度的米诺地尔。

我自己用的是非那雄胺加米诺地尔组合,我的脱发问题由来已久,一直在吃非那雄胺,不敢说效果有多么显著,但至少保住了额前的一亩三分田,原来跟我一样脱发比较严重的朋友,什么药也没吃,现在已经明显地秃了。半年之前,我开始用米诺地尔。一方面是看了不少人推荐,当时感觉米诺地尔产品都差不多,也不知道选哪个好,最后选了下面这款带有增效液的,整体价格也能接受。米诺地尔肯定是要长期使用的,所以还是选择性价比稍微高点的。

1.米诺搽剂

米诺搽剂里面的成分是5%的米诺地尔、乙醇、丙二醇。丙二醇是一种有机溶剂,常和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由于米诺地尔不溶于水,所以一般都要加入丙二醇和乙醇作为助溶剂,而且乙醇和丙二醇可以促进米诺地尔的渗透。

2.米诺增效液

米诺增效液里面的成分就比较多了,里面添加了防脱营养成分、促渗剂、抗炎药物。

2.1

防脱成分比如咖啡因和锯叶棕果提取物。

咖啡因和锯叶棕果提取物都是比较好的止脱成分,其中锯叶棕果提取物是锯叶棕榈树浆果中提取出的物质,它是前面提到过的5α-还原酶的抑制剂,可以阻止双氢睾酮的生成,降低双氢睾酮在血液中的含量,从而促进毛发的生长,和非那雄胺的原理相近,故而也有“天然非那雄胺”的美称。

2.2

促渗剂比如月桂氮卓酮,可以促进米诺地尔对头皮的渗透。月桂氮卓酮简称氮酮,有经皮促透作用,对不同药物的促渗效果都是不太一样的,对亲脂类药物有明显的促渗作用。

上图中显示的1.5%浓度的氮酮对米诺地尔的促进效果是0.5%浓度的4.7倍。

一瓶60ml、5%浓度的米诺地尔含量大概是3g左右,2%浓度的只有1.2g,尽管这样,还是有不少米诺地尔无法被吸收,形成白色药膜被浪费掉,所以促渗剂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2.3

半胱氨酸和赖氨酸都属于营养物质,可以提供毛发生长所需的氨基酸,可以显著增强头发纤维的拉力和弹性,缺少半胱氨酸和赖氨酸头发易脆易断。这两种成分都可以在头发生长的时候及时补充营养,另外,平时多吃蛋或者肉也可以补充。

3.使用效果

非那雄胺一直在用,这个还是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服用。

米诺地尔目前用了六个月,将近半年了,效果还不错,比我预期的要好,我原来想象前额两侧恢复可能性不太大,我就是比较典型的M秃,一直吃非那头发掉得少了,但是头发没有恢复,只是保持不掉而已,用了米诺地尔之后,头发长出来了,一开始我还以为只是绒毛而已,后来竟然一点点长长了。

大家也知道额角的头发有多难长了,好在米诺地尔对我还有效,脱发前期用效果比较好,拖到后面效果就变差了。

首先要说明一下“熬夜造成的脱发”其实是不太准确的说法,在1942年之前人们确实是这么认为的,脱发的根源在于精神疲惫,比如神经紧张、用脑过度、熬夜等等。但是在1942年,一个名叫Hamilton的研究者论证了脱发的先决因素是男性荷尔蒙,也就是雄激素。

比如,18岁之前阉割后的男性不会出现脱发的问题,但如果给他们注射雄激素,又会再度出现脱发,因为这一个因素的改变导致了脱发问题,足以证明脱发与雄激素的密切关系。

雄激素是什么?雄激素有两种:睾丸酮和双氢睾酮。睾丸酮直接由睾丸分泌而来,睾丸酮在5α还原酶的作用下可以转化成双氢睾酮,但真正导致脱发的其实是双氢睾酮。

另外,脱发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特征,表明有很强的遗传特性,家族中有脱发患者,本人也比较容易脱发是因为,由于遗传因素的而影响,头发的毛囊对体内的双氢睾酮比较敏感,更容易在双氢睾酮的作用下逐渐萎缩脱落。基因决定的是毛囊的敏感程度,这点无论是植发还是药物都无法改变,所以才说遗传导致的脱发很难恢复。

二、脱发药物

目前的一些正规药物比如非那雄胺和米诺地尔,可以阻止睾丸酮转化成双氢睾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脱发进程,但是无法为了头发而完全阻止体内双氢睾酮的产生,双氢睾酮是维持男性性征的重要因素,过度抑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很多人不愿意吃非那雄胺就是因为这个,但也有不少人认为自己吃了没事,之前看到一则报道称有1%的可能会出现性功能障碍,而服用5年之后概率降到了0.3%,总之这个看个人选择。

相比较之下,米诺地尔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药物,在副作用较小的前提下依然有比较好的作用。在临床上测试过2%、5%、10%甚至15%浓度的米诺地尔,最终被批准的最高浓度只有5%。2014年5%浓度的米诺地尔也被批准用于女性,所以目前无论男女,都可以无顾虑地使用5%浓度的米诺地尔。

我自己用的是非那雄胺加米诺地尔组合,我的脱发问题由来已久,一直在吃非那雄胺,不敢说效果有多么显著,但至少保住了额前的一亩三分田,原来跟我一样脱发比较严重的朋友,什么药也没吃,现在已经明显地秃了。半年之前,我开始用米诺地尔。一方面是看了不少人推荐,当时感觉米诺地尔产品都差不多,也不知道选哪个好,最后选了下面这款带有增效液的,整体价格也能接受。米诺地尔肯定是要长期使用的,所以还是选择性价比稍微高点的。

1.米诺搽剂

米诺搽剂里面的成分是5%的米诺地尔、乙醇、丙二醇。丙二醇是一种有机溶剂,常和水、乙醇及多种有机溶剂混溶,由于米诺地尔不溶于水,所以一般都要加入丙二醇和乙醇作为助溶剂,而且乙醇和丙二醇可以促进米诺地尔的渗透。

2.米诺增效液

米诺增效液里面的成分就比较多了,里面添加了防脱营养成分、促渗剂、抗炎药物。

2.1

防脱成分比如咖啡因和锯叶棕果提取物。

咖啡因和锯叶棕果提取物都是比较好的止脱成分,其中锯叶棕果提取物是锯叶棕榈树浆果中提取出的物质,它是前面提到过的5α-还原酶的抑制剂,可以阻止双氢睾酮的生成,降低双氢睾酮在血液中的含量,从而促进毛发的生长,和非那雄胺的原理相近,故而也有“天然非那雄胺”的美称。

2.2

促渗剂比如月桂氮卓酮,可以促进米诺地尔对头皮的渗透。月桂氮卓酮简称氮酮,有经皮促透作用,对不同药物的促渗效果都是不太一样的,对亲脂类药物有明显的促渗作用。

上图中显示的1.5%浓度的氮酮对米诺地尔的促进效果是0.5%浓度的4.7倍。

一瓶60ml、5%浓度的米诺地尔含量大概是3g左右,2%浓度的只有1.2g,尽管这样,还是有不少米诺地尔无法被吸收,形成白色药膜被浪费掉,所以促渗剂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2.3

半胱氨酸和赖氨酸都属于营养物质,可以提供毛发生长所需的氨基酸,可以显著增强头发纤维的拉力和弹性,缺少半胱氨酸和赖氨酸头发易脆易断。这两种成分都可以在头发生长的时候及时补充营养,另外,平时多吃蛋或者肉也可以补充。

3.使用效果

非那雄胺一直在用,这个还是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服用。

米诺地尔目前用了六个月,将近半年了,效果还不错,比我预期的要好,我原来想象前额两侧恢复可能性不太大,我就是比较典型的M秃,一直吃非那头发掉得少了,但是头发没有恢复,只是保持不掉而已,用了米诺地尔之后,头发长出来了,一开始我还以为只是绒毛而已,后来竟然一点点长长了。

大家也知道额角的头发有多难长了,好在米诺地尔对我还有效,脱发前期用效果比较好,拖到后面效果就变差了。

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发现,在3114名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中,52.9%的男性和59.1%的女性,每天睡眠时间小于7小时,大部分的入睡时间在22-24点(1)。

睡得少、睡得晚,也许与雄激素性脱发相关,可是,这项研究没有具体化这部分人群的其他特征,比如,有多少是正努力奋斗的年轻人?他们是否正经历某些压力性事件?他们是否有其他问题导致的睡眠障碍?

从某个角度来说,熬夜,也许是精神因素、某些导致睡眠障碍的疾病、压力等问题的结果,而恰恰这些问题,可能是导致脱发的元凶。

如今,脱发早已不是中年大叔的专利(男生 25 岁了,应该明白哪些道理?),脱发、掉发问题广泛存在,似乎苍天并不愿意放过小鲜肉和小仙女们。

常见的脱发表现,有雄激素性脱发(男性型脱发或脂溢性脱发)、斑秃、休止期脱发(产后脱发、药物、压力、感染、精神因素、疾病所致脱发等)。

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脱发、掉发的问题,这难道都与上面所说的脱发疾病相关吗?

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脱发的呢?

与基因遗传、雄激素水平相关的雄激素性脱发并不是男性独有,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占53.3%-63.9%,亚洲人每20个女性中,也有1个患雄激素性脱发。(9)

真菌感染,会导致毛发容易折断,发根残留,皮肤上看到鳞屑;甲状腺疾病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毛囊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殃及」毛囊,出现急性的脱发;

产后脱发属于生理性脱发,大部分可以恢复;疾病、药物导致的脱发,则要去除诱因才行。

我们发现,对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未必是上面所述原因导致的脱发,而可能与吸烟、紫外线、外界污染、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

精神压力(以及压力下的熬夜)可能会导致促肾上腺体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刺激毛囊、皮质醇cortisol合成、神经内分泌反馈循环影响毛发周期。

而这些脱发疾病和日常常见因素中中,都有「氧化应激」的发生。

什么是「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虽然对应英文中,有 stress 这个词,但这和我们前面提到的「压力」不是同一个压力,这里的stress,是一种表述概念。

氧化应激曾经被定义为「促氧化剂和抗氧化剂失衡,并倾向于前者」,现在被定义为「氧化剂和抗氧化剂不平衡,有利于氧化剂,导致氧化还原信号、控制和/或分子的损伤」(2)。

看起来有点拗口,我们可以将氧化应激理解为,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天平向着【氧化】的一方倾斜。

人体内时刻在发生着「氧化还原反应」,并维持着某种平衡,当氧化和抗氧化过程不平衡(比如疾病、微生物、紫外线、抗氧化剂补充不足、外界环境因素、人体长期消耗疲劳状态、精神因素等)————会导致更多氧化。

这时候就可能产生较多的活性氧(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包括超氧阴离子(.O₂-)、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₂O₂)、脂质过氧自由基(LOO)。

这些活性氧,对人体有「攻击」作用,可以破坏脂质、蛋白质和细胞DNA,出现更多次级代谢产物,导致人体各个系统的异常变化。

但人体也不是吃素的,身体有内源性防御机制,例如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酶)和非酶抗氧化分子(维生素E,维生素C,谷胱甘肽,泛醌),它们可以减少或中和氧自由基,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但当自由基继续增加,而内源性防御吃不消,达到氧化还原能力(redox capacity)上限,氧化和抗氧化无法维持平衡,氧化应激就会导致疾病和衰老。

目前认为氧化应激与癌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白癜风和抑郁、皮肤老化、皮炎等疾病相关,关于氧化应激导致掉脱发问题,目前也有相当多的研究。

日常生活中,如果头发脱落超过 100 根,你就要小心有没有氧化应激导致的掉发了。

一项来自韩国的研究发现,在3114名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中,52.9%的男性和59.1%的女性,每天睡眠时间小于7小时,大部分的入睡时间在22-24点(1)。

睡得少、睡得晚,也许与雄激素性脱发相关,可是,这项研究没有具体化这部分人群的其他特征,比如,有多少是正努力奋斗的年轻人?他们是否正经历某些压力性事件?他们是否有其他问题导致的睡眠障碍?

从某个角度来说,熬夜,也许是精神因素、某些导致睡眠障碍的疾病、压力等问题的结果,而恰恰这些问题,可能是导致脱发的元凶。

如今,脱发早已不是中年大叔的专利(男生 25 岁了,应该明白哪些道理?),脱发、掉发问题广泛存在,似乎苍天并不愿意放过小鲜肉和小仙女们。

常见的脱发表现,有雄激素性脱发(男性型脱发或脂溢性脱发)、斑秃、休止期脱发(产后脱发、药物、压力、感染、精神因素、疾病所致脱发等)。

你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脱发、掉发的问题,这难道都与上面所说的脱发疾病相关吗?

这些因素是如何导致脱发的呢?

与基因遗传、雄激素水平相关的雄激素性脱发并不是男性独有,男性雄激素性脱发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占53.3%-63.9%,亚洲人每20个女性中,也有1个患雄激素性脱发。(9)

真菌感染,会导致毛发容易折断,发根残留,皮肤上看到鳞屑;甲状腺疾病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毛囊内细胞因子的表达,可能「殃及」毛囊,出现急性的脱发;

产后脱发属于生理性脱发,大部分可以恢复;疾病、药物导致的脱发,则要去除诱因才行。

我们发现,对年轻人来说,更多的未必是上面所述原因导致的脱发,而可能与吸烟、紫外线、外界污染、精神压力等因素相关。

精神压力(以及压力下的熬夜)可能会导致促肾上腺体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刺激毛囊、皮质醇cortisol合成、神经内分泌反馈循环影响毛发周期。

而这些脱发疾病和日常常见因素中中,都有「氧化应激」的发生。

什么是「氧化应激」(Oxidative stress)?

虽然对应英文中,有 stress 这个词,但这和我们前面提到的「压力」不是同一个压力,这里的stress,是一种表述概念。

氧化应激曾经被定义为「促氧化剂和抗氧化剂失衡,并倾向于前者」,现在被定义为「氧化剂和抗氧化剂不平衡,有利于氧化剂,导致氧化还原信号、控制和/或分子的损伤」(2)。

看起来有点拗口,我们可以将氧化应激理解为,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天平向着【氧化】的一方倾斜。

人体内时刻在发生着「氧化还原反应」,并维持着某种平衡,当氧化和抗氧化过程不平衡(比如疾病、微生物、紫外线、抗氧化剂补充不足、外界环境因素、人体长期消耗疲劳状态、精神因素等)————会导致更多氧化。

这时候就可能产生较多的活性氧(ROS,reactive oxygen species),包括超氧阴离子(.O₂-)、羟自由基(.OH)和过氧化氢(H₂O₂)、脂质过氧自由基(LOO)。

这些活性氧,对人体有「攻击」作用,可以破坏脂质、蛋白质和细胞DNA,出现更多次级代谢产物,导致人体各个系统的异常变化。

但人体也不是吃素的,身体有内源性防御机制,例如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GSH、过氧化物酶)和非酶抗氧化分子(维生素E,维生素C,谷胱甘肽,泛醌),它们可以减少或中和氧自由基,保护身体免受自由基的侵害。

但当自由基继续增加,而内源性防御吃不消,达到氧化还原能力(redox capacity)上限,氧化和抗氧化无法维持平衡,氧化应激就会导致疾病和衰老。

目前认为氧化应激与癌症、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白癜风和抑郁、皮肤老化、皮炎等疾病相关,关于氧化应激导致掉脱发问题,目前也有相当多的研究。

日常生活中,如果头发脱落超过 100 根,你就要小心有没有氧化应激导致的掉发了。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