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油、头屑多,头皮长痘、头发由粗壮变得越来越细软,并且掉发严重,注意是脂溢性脱发的典型症状!

脂溢性脱发的发生,是综合性因素作用的结果,一般有2个主要的原因:

1、雄激素的作用。

脂溢性脱发的患者往往由于雄激素在毛囊局部组织中代谢异常,通过Ⅱ-5α还原酶的作用使雄激素(睪酮)转化为活性更高的二氫睾酮(DHT),而DHT会侵蚀具有脱发遗传因子的毛囊,使毛囊生长期缩短而提前进入休止期,随即毛囊逐渐萎缩,造成头发会逐步变得细软,随之脱落。

2、遗传易感性

脂溢性脱发的主要原因还是遗传基因的作用。上面讲的DHT会侵害携带脱发遗传基因的毛囊,脱发遗传基因属于隐性遗传,这个遗传不仅要看父母,还要看双方的家族,如叔、伯、舅舅等。

脂溢性脱发临床表现:女性一般多见发缝稀疏,头顶弥散性脱发,男性多见于额角上移、头顶稀疏可见头皮的症状。

下图就是比较典型的脂溢性脱发的症状,大家可以参考对照一下。

其实,遇到脂溢性脱发,大家也不要闻之色变,只要方法得当,是可以有效改善的。

现代医学有这几种治疗脂溢性脱发的有效方法:

1、药物治疗

早期脂溢性脱发,可通过药物进行治疗恢复,也目前美国FDA认证过的唯一能治疗脱发的药物:钾离子通道扩充剂、5α还原酶抑制剂。一般使用6个月效果显著。不过使用不当,会出现副作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很多脂溢性涂佛患者在我的用药指导下已恢复。

2、中胚层治疗

针对脂溢性脱发早期、产后脱发、毛发稀少,细软,脱发,头皮油腻等一系列头皮毛发问题,中胚层治疗效果显著。它是将毛发再生所需要的头皮毛发细胞再生因子,注入头皮下的中胚层,唤醒毛发新生的细胞源,达到生发的效果。

分享一位脂溢性脱发知友,找我做中胚层治疗6个月的效果给大家,现在头发已经浓密了许多。

3、植发

脂溢性脱发(SA)主要是由雄激素及其受体异常引起,也与遗传和心理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头皮油脂增多、头皮屑大量形成、前额和头顶的头发逐渐脱落,男性发病率较高。目前有关脂溢性脱发的研究已进行到分子水平,新的治疗药物也不断出现,且呈现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趋势。

一、脂溢性脱发的机制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遗传性毛发脱落疾病,其发病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遗传、真菌感染和炎症等因素有关。

毛发的生长周期包括生长期、退化期和休止期。脂溢性脱发患者处于生长期或休止期毛囊比例较正常下降。毛囊的生长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和血管生成素等研究表明,激素与雄激素受体结合后会导致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增加,使毛囊的休止期延长并诱导毛乳头细胞凋亡。

在青春期前切除睾丸不会发生脂溢性脱发,但青春期后切除睾丸会发生脂溢性脱发;男性脂溢性脱发患者常发病于青春期后雄激素水平升高时期,而女性患者常发病于更年期前后,此时期雌激素水平下降。

这提示雄激素与脂溢性脱发密切相关。雄激素对毛发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能促进阴毛、腋毛、胡须和胸部毳毛生长,另一方面能使头发疏松,变细脱落,这种双向作用可能与雄激素受体的分布有关。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多基因调节的疾病,遗传因素在脂溢性 脱 发 的 发 病 过 程 中 具 有 重 要 的 作 用。研 究 表明,脂溢性脱发与雄激素及雄激素受体相关调控基因有密切关系。

雄激素受体的基因位于 Xq11.2~Xq12,长约90kb,当它发生变异时,如第一外显子上 GCN 序列多次重复、CAG 序列异常等均可能导致脱发。

据报道,毛囊细胞端粒的缩短也参与了脂溢性脱发的发生。头皮上 Artemis基因可以维持端粒的长度,防止端粒缩短,其功能紊乱导致毛囊端粒损伤,从而抑制了毛囊干细胞的生长,缩短了毛发生长期。

马拉色菌感染是脂溢性脱发的又一因素。马拉色菌属是一类嗜脂性的条件致病真菌,主要生长在皮肤角质层,人类头皮上生长的马拉色菌主要有糠秕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和合轴马拉色菌等。皮脂溢出增多可引起马拉色菌大量繁殖,引起皮肤炎症,导致脂溢性皮炎和脂溢性脱发。

对此,有人用抗马拉色菌药物酮康唑治疗脂溢性脱发取得了与米诺地尔相似的效果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如炎症、心理因素、免疫反应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等,也可加快脂溢性脱发的发生与发展。

脂溢性脱发(SA)主要是由雄激素及其受体异常引起,也与遗传和心理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头皮油脂增多、头皮屑大量形成、前额和头顶的头发逐渐脱落,男性发病率较高。目前有关脂溢性脱发的研究已进行到分子水平,新的治疗药物也不断出现,且呈现出中西医结合发展的趋势。

一、脂溢性脱发的机制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雄激素依赖的遗传性毛发脱落疾病,其发病可能与内分泌功能紊乱、遗传、真菌感染和炎症等因素有关。

毛发的生长周期包括生长期、退化期和休止期。脂溢性脱发患者处于生长期或休止期毛囊比例较正常下降。毛囊的生长受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和血管生成素等研究表明,激素与雄激素受体结合后会导致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增加,使毛囊的休止期延长并诱导毛乳头细胞凋亡。

在青春期前切除睾丸不会发生脂溢性脱发,但青春期后切除睾丸会发生脂溢性脱发;男性脂溢性脱发患者常发病于青春期后雄激素水平升高时期,而女性患者常发病于更年期前后,此时期雌激素水平下降。

这提示雄激素与脂溢性脱发密切相关。雄激素对毛发生长具有双向调节作用,一方面能促进阴毛、腋毛、胡须和胸部毳毛生长,另一方面能使头发疏松,变细脱落,这种双向作用可能与雄激素受体的分布有关。

脂溢性脱发是一种多基因调节的疾病,遗传因素在脂溢性 脱 发 的 发 病 过 程 中 具 有 重 要 的 作 用。研 究 表明,脂溢性脱发与雄激素及雄激素受体相关调控基因有密切关系。

雄激素受体的基因位于 Xq11.2~Xq12,长约90kb,当它发生变异时,如第一外显子上 GCN 序列多次重复、CAG 序列异常等均可能导致脱发。

据报道,毛囊细胞端粒的缩短也参与了脂溢性脱发的发生。头皮上 Artemis基因可以维持端粒的长度,防止端粒缩短,其功能紊乱导致毛囊端粒损伤,从而抑制了毛囊干细胞的生长,缩短了毛发生长期。

马拉色菌感染是脂溢性脱发的又一因素。马拉色菌属是一类嗜脂性的条件致病真菌,主要生长在皮肤角质层,人类头皮上生长的马拉色菌主要有糠秕马拉色菌、球形马拉色菌和合轴马拉色菌等。皮脂溢出增多可引起马拉色菌大量繁殖,引起皮肤炎症,导致脂溢性皮炎和脂溢性脱发。

对此,有人用抗马拉色菌药物酮康唑治疗脂溢性脱发取得了与米诺地尔相似的效果此外,还有一些因素如炎症、心理因素、免疫反应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等,也可加快脂溢性脱发的发生与发展。

雄激素性秃发(androgenetic alopecia,AGA)既往称为脂溢性脱发或早秃,是一种发生于青春期和青春期后的毛发进行性减少性疾病。在男性主要表现为前额发际后移和(或)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和变细,也称为男性型秃发(male pattem alopecia),在女性主要表现为头顶部毛发进行性减少和变细.少部分表现为弥漫性头发变稀,发际线不后移。称为女性型秃发(fe~male pattem alopecia)。本病的患病率在不同种族有明显不同,白种人的发生率较高。黑人和黄种人较低。我国最新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本病在我国男性的患病率为21.3%,女性患病率为6.0%。本病对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有重要影响,如能早期诊断并进行正确治疗,大部分患者可获改善。

1 病因与发病机制

1.1 遗传因素

AGA具有遗传倾向性,国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性AGA患者中有家族遗传史的占53.3%~63.9%,父系明显高于母系。全基因组扫描和定位研究发现了若干易感基因,但尚未发现致病基因。有研究发现脱发区雄激素受体基因呈高表达。此外,5仅一还原酶缺陷者不会发生男性型秃发,提示5号染色体sRD5A1基因和2号染色体SRD5A2基因与AGA相关。AGA和多囊卵巢综合征有相同的染色体10q24.3位置的CYPl7基因变异,说明有一定的基因相关性。

1.2 雄激素

男性阉割者不发生AGA,给予雄激素替代治疗可使基因易感者出现脱发,发生AGA.停用睾酮可以阻止脱发的进一步发展,提示AGA与雄激素有关。男性雄激素主要来自睾丸,主要为睾酮,肾上腺皮质可合成少量脱氢表雄酮和雄烯二酮。女性雄激素主要由肾上腺皮质合成,卵巢也可少量分泌,女性的雄激素主要是雄烯二酮,可被代谢为睾酮和5仅一二氢睾酮(DHT),DHT是导致AGA的重要分子。头皮毛囊是雄激素的靶器官之一.全身和局部雄激素代谢的异常改变是AGA发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睾酮和雄烯二酮通过5仅一还原酶催化转化DHT。男性AGA头皮活检标本研究显示,前额头顶部脱发区毛囊Ⅱ型5仅一还原酶活性明显高于枕部非脱发区毛囊。且脱发区头皮睾酮转化为DHT能力明显增加。DHT与毛囊细胞上的雄激素受体结合后发挥生物学作用,可使毛囊微小化,生长期的毛发逐渐变细,毛发生长周期缩短.其结果使原本粗黑的毛发逐渐变成浅色的毳毛,最终由于毛囊萎缩消失,毳毛也脱落,形成前额部、冠状区至头顶部的秃发。而脱发区周围的颞部和枕部头皮因DHT含量不增加,毛发并不脱落或脱落较少。

1.3 其他因素

毛囊及其周围组织存在多种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i转化生长因子(TGF)一B1和TGF—B2,可以引起毛囊周围纤维化.诱导细胞凋亡.而使毛发提前进入退行期及休止期,毛囊萎缩变小,头发生长期缩短。有研究发现AGA患者脱发区毛囊的真皮乳头和毛球部(ARA70)p亚型表达低于非脱发者,推测ARA70的减少可能导致了毛囊生长的迟缓而最终引起毛囊的微型化。有认为女性AGA主要与性激素结合蛋白浓度下降和游离循环睾酮的增高有关。早发性或严重型的女性AGA患者可伴随病理性的高雄激素血症。口服抗雄激素药物(以抑制卵巢雄激素产生)主要干扰睾酮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而口服常规剂量非那雄胺治疗无效。

2 临床表现与分级

AGA是一种非瘢痕性脱发,通常在青春期发病,表现为进行性脱发或头发稀疏。男性AGA早期表现为前额和双侧鬓角发际线后移.或枕顶部进行性脱发,最终使头皮外露。Hamilton—Norwood分级嘲将男性AGA共分为7级12个类型,包括8个经典类型及4个变异型。少数男性患者表现为头顶部头发弥漫陛稀疏,而前额发际线不后退,与女性AGA表现类似。Hamilton—Norwood分级的缺点是过于琐碎,且描述缺少递进,使得该方法难以记忆和使用。Ludwig将女性AGA根据严重程度分为3级同。2007年Lee等提出一种新的通用分级法——基本型和特定型分级(BASP),该分级根据发际线形态、前额与顶部头发密度分级,包括4种基本型和2种特定型(图1、表1),两者结合得到患者的最终分级。BAsP对男性和女性同样适用。BASP是一种针对AGA的新型、分步式、系统性、普遍适用的分类方法,不受患者种族或性别的影响。BASP分类法有其优越性,以递进式和全面性为其特征,准确性与一致性较高,容易记忆、临床应用方便实用,因此本指南推荐BASP分类法。

?

脱发分为4种基本型(L、M、c和u)和2种特定型(V和F)。基本型指前发际线的形状,而特定型则代表特定区域的头发密度(前额和头顶)。脱发严重性判定由基本型和特定型结合确定

图1雄激素性秃发BASP分类法

?

3 辅助检查

对于早期和不典型的病例,以及药物治疗效果的评判等,需要进行毛发专业中临床技术和专业设备检查,以利于诊断。常用的辅助检查包括全头照相、拉发试验和毛发镜检查等。

3.1 拉发试验(pull test)

患者5 d内不洗发,以拇指和示指拉起一束毛发,大约五六十根,然后用轻力顺毛干向发梢方向滑动。计数拔下的毛发数,超过6根以上为阳性,表明有活动性脱发;少于6根为阴性,可属于正常生理性脱发。AGA患者往往为阴性,而活动性斑秃、急性或慢性休止期脱发、急性生长期脱发者的活动期可为阳性。

3.2 毛发显微像(trichogram)

使用显微镜检查拔下的毛发的结构和毛根形态,休止期脱发为杵(棒)状发,而生长期毛发的发根不规则,附带少许毛母质和内毛根鞘的组织。根据形态可以判断毛发所处的周期,正常情况下,生长期毛发占70%。90%,退行期占2%以下,休止期约15%。此法主要用于鉴别和排除处于毛囊周期不同时期的脱发疾病,如生长期毛发松动综合征和营养不良性生长期脱发。

3.3 皮肤镜检查(dermoscopy)

AGA皮肤镜征象特点是毛发粗细不均,毛干直径的差异>20%.还可见毳毛增多,女性AGA患者与男性患者相似,但毛干直径的差异不如男性患者大,而以毛囊单位中毛发数目减少,即毛发密度减小为主。其他还有洗发试验(wash test)和头皮病理等检查.有助于脱发的鉴别诊断。

3.4 实验室检查

一般来说。AGA诊断并不借助于实验室检查。然而.年轻女陛患者可进行性激素检查和卵巢超声检查,以除外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弥漫性脱发时,可进行铁蛋白和甲状腺刺激激素(TSH)等检查,以排除因贫血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导致的脱发。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脱发的特殊模式和家族史AGA诊断不难。必要时可进行辅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查。AGA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1)弥漫性斑秃女性的弥漫性斑秃容易与AGA混淆,应注意鉴别。弥漫|生斑秃发病快,拉发试验阳性,可以发现感叹号样发。而AGA发病缓慢,拉发试验阴性。

(2)女性绝经期后前额纤维化性秃发阎常发生于绝经期后的女眭,前额出现发际线后退,类似于男性型脱发,可伴有头皮以外的扁平苔藓皮疹。

(3)营养不良导致的脱发减肥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缺铁性贫血也可出现弥漫性脱发。

(4)内分泌疾患如甲状腺功能低下或亢进、甲状旁腺或垂体功能低下等。女性更年期后,体内雌激素水平降低,也可以导致患者出现弥漫性脱发。年轻女性如果脱发伴有痤疮、多毛

症、停经或男性化,应考虑有无多囊卵巢综合征可能。

(5)药物性脱发许多药物可以引起脱发,如维A酸类、特比萘芬等。

?

5 治疗

由于AGA是一个进行性加重的过程,因此应当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一般治疗越早。疗效也越好。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内用药物、外用药物和毛发移植等。一般推荐联合疗法。

5.1 系统用药

5.1.1 非那雄胺用于男性患者。非那雄胺可抑制Ⅱ型50【一还原酶。抑制睾酮还原为DHT。使血循环和头皮中的DHT浓度降低,从而使萎缩的毛发恢复生长。每日1 mg口服可使头皮和血清中的DHT降低约70%。用法:口服1 mg/d,一般服药3个月后毛发脱落减少.6~9个月头发开始生长。连续服用1—2年达到较好疗效;如需维持疗效,须较长时间的维持治疗。用药1年后有效率达65%。90%,对前额部脱发的有效率低于顶枕部。推荐至少治疗1年或更长,如治疗1年后仍无明显疗效,则建议停药。该药一般耐受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较轻。个别患者可出现性欲减退、阳萎及射精减少,多数在服药过程中上述症状逐渐消失.如中止治疗则上述不良反应可在数天或数周后消退。偶见射精异常、乳房触痛和(或)肿大、过敏反应和睾丸疼痛。服用非那雄胺的男性,精液中不含或含微量非那雄胺,与妊娠妇女性接触没有导致男性胎儿畸形的危险。患者口服非那雄胺可缩小前列腺体积,降低血清中前列腺特异抗原,中老年患者在筛查前列腺癌时应将(PSA)数值加倍。近年来,欧美有用较大剂量(2~3 mg/d)非那雄胺治疗女性AGA成功的报道。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