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病就是调水与木的关系,水多则木烂;水少则木枯。

分型治疗:

1、肝肾亏虚型:多由先天禀赋不足,白发多从少年开始,常有家族史。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气大伤,脏腑虚竭,头发花白渐至全部白发,兼有稀疏脱落,头发纤细无光泽,或脆弱易断,伴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不任劳作,舌质淡红,苔白薄,脉沉细弱。治疗:滋补肝肾,养血乌发,选用《医方集解》,七宝美髯丹加味、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加桑椹、旱连草、女贞子、熟地、菊花等)。

2、营血虚热型:以青少年多见,表现为头发花白、干燥、有白屑脱落、痒感,伴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治则:滋阴凉血乌发。用草还丹加减:菟丝子、枸杞、桑椹子各15g,生地、赤芍、桑叶各12g,丹皮、菊花各10g、川芎、白芷、蔓荆子各6g,首乌20g,水煎服。

3、气滞血瘀型:临床表现为短时间内头发大量变白,病前多有精神刺激因素,伴有胸胁满闷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涩等。

(伍子胥被困绍关,一夜白了头即是此例)。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乌发。

选用逍遥散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4、单验方:

①血热白发方:生地、丹皮、赤芍、当归、黄芩、女贞子、制首乌、旱莲草、黑芝麻。

②肝郁白发方:生地、丹皮、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栀子、柴胡、首乌、桑叶等。

③肾虚白发方:何首乌、旱莲草、桑椹子、黑豆、生熟地、枸杞、当归、菟丝子、补骨脂、女贞子、黑芝麻等。

5、传统治疗方法:

①常用的中医药有以下几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七宝美髯丹、复方首乌片、龟鹿二仙膏、女贞子膏、首乌延寿丹、逍遥丸。

②常用的中草药有:当归、首乌、黑芝麻、黑豆、旱莲草、女贞子、熟地、白芍、枸杞、补骨脂、桑椹、桑叶、菟丝子、五味子、丹皮、核桃等。

③白发患者宜常食以下食物:动物肝脏、柿子、西红柿、土豆、黑芝麻、核桃、黑米、黑木耳、桑椹子、大枣、枸杞子等。

养血生发治脱发方

处方:首乌、黑豆、五爪龙、 鸡血藤、熟地各20克,黄精12克, 桑椹子10克,甘草5克,大枣4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 服。

功效:养血生发。

主治:斑秃、脱发、白发,中医辨证属精血亏虚型,症见面色暗淡, 手足乏力,腰膝酸软,舌暗瘦,苔 少,脉细弱。李宗仁

治脱发斑秃经验方

治脱发方

处方:侧柏叶30克,当归12 克。将上药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液,每日l剂,分3次服下。

主治:脱发。苏品正

治脂溢性脱发经验

方法:取透骨草15克,水煎,先熏后洗头,洗后用清水冲洗,每日l剂,一般3剂可见效。

主治:脂溢性脱发。邱爱国

治斑秃经验

方法:取茯苓100克,研为细粉,装瓶密封保存,每次服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应坚持用药以发根生出为度;另取生姜切开,用新鲜切面擦斑秃部位,每日3~5次,可刺激患处早生毛发。

主治:斑秃。陈 齐

生发饮

脱发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精血不能畅荣毛发所致,与肝‘肾二脏最密切。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斑秃和脂溢性脱发。斑秃症状为头发迅速脱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少数人头发可全部脱落称全秃。脂溢性脱发症状为头皮多屑多油,瘙痒明显,前额及头顶部头发稀疏,变细,逐渐脱落。

基本方:生地20克,熟地 20克,当归20克,侧柏叶15 克,黑芝麻30克,制首乌25克,旱莲草20克。先将药物冷水浸泡药1小时后煎煮,煮沸后改用文火煎30分钟即可,每剂药可煎3次,每日1 剂。本方具有滋补肝肾、乌须生发功效,用于脱发及须发早白。

辨证加减:斑秃多为肝肾亏虚,加枸杞20克,菟丝子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10克;脂溢性脱发多为风盛血热,去熟地、黑芝麻,加蝉蜕10克,白藓皮20 克,地肤子10克,苦参15克,丹皮10克,川芎10克,蜈蚣3条 (研末每次0.5克服下);兼气滞血瘀者,加红花10克,桃仁10 克,赤芍15克,鸡血藤30克。

单方:可用生姜捣烂徐擦患处,可有一定的效果。(伍振云)

中医辨治脱发

发为血之余,头为诸阳之会,阳气上达,阴血上奉,则发荣色润,反之会失养而脱。辨证首分虚实,笔者分五型治疗,效果良好。

气血双虚:症见头发渐脱,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耳鸣腰酸,倦怠乏力,纳差失眠,面色无华,大便溏薄;女子月经延期,色淡量少,或白带量多清稀;舌苔薄白,舌质淡有齿痕,脉虚细无力。治宜益气养血,选八珍汤加味,药用党参、黄芪、山药、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黄、砂仁、川芎、甘草等。

脾肾阳虚:症见脱发成片,伴四肢欠温,自汗恶风,纳差便溏,喜暖畏寒,腰膝无力,夜尿较多;舌苔薄白,舌淡胖,脉沉弦或沉细无力。治宜健脾益气、温肾通阳,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加减,药用黄芪、桂枝、白术、茯苓、党参、制附片、白芍、干姜、当归、大枣、制首乌等。

痰湿内阻:首见散在脱发,伴头晕目眩,腹胀呕恶,口淡不渴,食欲不振,大便不爽,体形较胖;女子则月经先后无定期,带下清稀或色黄;舌苔厚腻,脉弦滑。治宜健脾化痰,行气除湿,选半夏厚朴汤合三仁汤加减,药用半夏、茯苓、苏梗、陈皮、薏苡仁、杏仁、白蔻仁、滑石、扁豆、当归、槟榔、赤芍、枳壳等。

肝脾不和:脱发较快,多见新发病者。症见倦怠乏力,胁胀少食,大便溏泻或秘结,心烦口苦,易感冒,时有乏恶嘈杂;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白带黏稠;舌薄白或腻,舌质淡伴有齿痕,脉弦缓。治宜调和肝脾,升清降浊,选四逆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白芍、枳实、香附、郁金、川芎、茯苓、山药、党参、大枣、甘草等。

瘀血内阻:症见脱发成片,伴面色晦暗,口干咽燥,渴而少饮,胁腹隐痛,烦躁易怒,失眠健忘,头痛身痛,肌肤欠润,大便不畅;女子月经经色暗夹块,或经来腹痛腰痛;舌苔薄,舌质暗或见瘀斑,脉沉迟或细涩。治宜益心健脾、化瘀通脉,方选桂枝茯苓丸加味,药用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白芍、鸡血藤、威灵仙、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黄精、红花、郁金、香附等。

中药外搽巧治脱发

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归肺、肝、大肠三经,有益阴清热、凉血止血、祛痰止咳之功,本用于各种热性出血及咳喘痰多之证。笔者认为,该药之特长并不在上述疾病之治疗,而在外用治疗脱发,且疗效较他药为优,其机理或与其能益阴、清热、凉血有关。

具体方法如下:

取生侧柏叶150克,骨碎补300克,何首乌50 克,用95%的酒精适量浸泡15天后,每日取少许药液涂擦头皮。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脱发一证,一般认为多系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其治不离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之法,常有不效者。笔者认为,禀赋不足,毛孔疏松,风邪乘虚而人,日久生热化燥,或火盛血虚,发失滋养者,亦为常见。然临床采用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加清热凉血润燥剂服之,未必有效,故可开外用一途。实则外用侧柏叶治脱发,历来文献多有记载。如《日华子本草》有“烧取汁涂头,黑润髭发”之描述;《梅师方》载“以侧柏叶治头发不生”;《圣惠方》载“以柏叶治头发黄赤等,然皆作为外用”。笔者认为,柏叶治脱发,必须生用、外用,若炒炭或内服则疗效几丧失殆尽。湖南衡阳 张志超

宫廷秘方

慈禧非常爱打扮,但由于她吃的都是高脂肪食物,头发油脂较多,头发不但爱掉还缺乏光泽。为找寻能让她拥有一头秀发的秘方,慈禧多次下诏征集各地名医给她医治。其中“发不落秘方”就是慈禧太后喜欢用的宫廷秘方之一。

将榧子3个,核桃2个,侧柏40克,共同捣烂,浸泡蒸馏水(古时秘方用雪水)中备用。用时以梳子蘸水梳头。

此方适于油脂分泌较多、用脑过度而脱发的人。展昭新

治疗脱发偏方

一:将浓盐汤轻敷发根部,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15-20天为一疗程,可防治头发脱落。

二:食醋150毫升,加热水200毫升。趁热洗头,每日1次。常洗见效。

三:生赭石500克,研成细末后过筛。早晚饭前各服3克,连服3.个月即可治愈。主治青少年脱发。

四:鲜侧柏叶30克,霜桑叶15克,闹羊花3克,骨碎补12克,透骨草10克,皂角3克研末,放入大口瓶中,用75%的酒精浸泡,以没过药为度,将瓶口密封,7天后即可使用。用时以纱布滤出药液,用脱脂棉蘸抹患处,每日3-4次。

五:何首乌、生侧柏、黑芝麻、旱莲草、女贞子、生地各30克,陈皮15克,川椒9克,大青盐13克加水煎汁后放黑豆500克,煮至药汁全部被豆吸收为止。将豆晒干后,每次嚼服60粒,每日3次。

内服外搽治脱发

组成 当归1份,党参1份,北芪1份,何首乌3份,50度白酒10份。

功能主治 活血补血,补肺肾气虚。主治脱发,证属气血两虚,症见面色萎黄,气短懒言,乏力,舌淡,脉细弱者。

用法用量 上药按比例浸泡1周后使用。每日4次,每次20毫升空腹服,一般用2个月左右;同时将药酒外搽患处,1日2次,配合治疗。少洗头发,或用清水洗头。(医苑)

治脂溢性脱发经验

经验方:桑叶、麻叶各等份。

用法:将桑叶与麻叶粉碎后按30%的比例加75%酒精浸泡1周,过滤药液外涂于局部,并在局部按揉3分钟,每日2次,治疗3个月。

疗效:本方治疗脂溢性脱发患者40例,显效 21例,有效7例,无效12例。其中,显效生发率达 52.5%,生效最快4周,平均2个月。抗脱发用药 1-2周见效,止痒、减少头屑及油脂1周见效。

脂溢性脱发中药治疗三方

脂溢性脱发以往称早秃,症状为头皮部油脂分泌过多,头发有油腻感。中医认为,脂溢性脱发主要与肝肾不足、血虚生风、淤血阻络等因素有关,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外搽、外洗等。内服方选制首乌、旱莲草补益肝肾,取当归、天麻养血祛风,与丹参合用,活血通络,共呈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活血化淤而生发,与祛风燥湿、补肾活血的外用药物配合使用,内外同治,疗效独特。

方一:取当归20克,生熟地各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制何首乌15克,侧柏叶15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白鲜皮15克,泽泻10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黑芝麻做药引,煎药时,放上一小撮即可。

方二:制首乌30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0克、当归10克、生甘草6克、丹参15克、天麻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的同时,加用外洗药:百部5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水煎后洗发,每日2次。洗发后,用外搽方: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丹参10克、补骨脂10克,加入75%酒精500毫升,浸泡2周后,外搽,每日3次。以上内服药7天为一个疗程,外洗外搽时间不限。

方三:苦参、蛇床子、苍耳于、黄柏、硫黄各15克,薄荷、防风、川椒、川乌各6克,荆芥、白藓皮、地肤子、硼砂各10克,蝉蜕3克。水煎,取滤净之药液洗头,保持1小时以上再用清水洗净,2天1剂。

注:服药治疗期间,患者应尽量少吃肉类和含油脂高的食物、糖酒等,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类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茯苓治脂溢性脱发单方

脂溢性脱发在中医中被称为“柱发癣”或“虫蛀脱发”由于湿热侵袭肌肤,使营养失调,腠理不固,脉络瘀阻,精血生化不利致使毛根不固造成脱发。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单方验方久传不衰.单方验方是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历代医家治病救人的临证精华.具有药源广泛,毒副作用小,标本兼治,费用低廉等诸多优点.。现提供茯苓治脂溢性脱发单方

处方与用法:茯苓1000克。研为细末,温开水送服,每日10 克,早晚各1次。

功效:健脾、利水、降脂,治脂益性皮炎出现脱发、斑秃,伴食少、腹胀、小便不利、头目眩晕及沉弦等。(钱进军)

治脂溢性皮炎、脱发、斑秃方

脂溢性脱发症状为头皮部油脂分泌过多,头发有油腻感,脂溢性脱发在中医中被称为“柱发癣”或“虫蛀脱发”由于湿热侵袭肌肤,使营养失调,腠理不固,脉络瘀阻,精血生化不利致使毛根不固造成脱发。

将蒲公英60克,茯苓、黑豆各500克,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沙涡内,加水适量。待煮成糊状后掺出,去掉纱布袋及蒲公英渣。加冰糖150克,入锅同煮,文火收干,冷藏于冰箱内备用。

饭前空腹服用,日服3次。每次20克。此方适用于脂溢性皮炎、脱发、斑秃。(常磊)

单方刘寄奴治脱发、斑秃

刘寄奴,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临床多归为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折跌损伤等症。对其治疗脱发历代文献记载及临床报道甚少。脱发之症,一般多认为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有关,古今治之,亦多从补益肝肾、调理气血为法。

脑为髓海,发为血余,脱发的发生固然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有重要关系。但血脉瘀滞在脱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并常与精神因素、过度劳累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刘寄奴性辛,善走散,苦温通降,专人血分,李中梓谓之可“专疗血证”。其虽为破瘀通经之品,又具补血之功。《萃金裘本草述录》言之“为破血之补剂”;《本草备要》亦言其可“温肝血”。

刘寄奴破血补血,专人血分,具补肝血,调气机、行瘀滞的作用,可使气血达于头面清窍,血旺气行则发得以荣。现代研究认为,刘寄奴可降低血液粘滞度、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

故在整体辨治的基础上,以刘寄奴为主针对脱发症状进行治疗。脱发轻者,单用刘寄奴10-15克即可;重者(如形成斑秃)则须内外治并用,除内服药中用刘寄奴外,还以刘寄奴与红花、川芎、细辛、木香等煎汤温洗,同时配合局部按摩以活血通络,以防毛囊坏死,促发生长。一般20天为1疗程,即可获效。

验案:井某,男性,27岁。两年前因失恋而精神受到刺激出现脱发现象,现脱发严重,已形成斑秃。就诊时症见头部脱发,成片状,面色白,腰酸腿软,神疲乏力,纳可,大便偏溏,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血脉不通。治宜补肝肾、益气血,活血 通络。

因其症较重,故采用内外并治之法。内服单方刘寄奴加减:刘寄奴、桑叶、当归、红花、桃仁、生地、路路通、桑椹子、何首乌、王不留行各10克,桑枝、生黄芪各15克。每日l 剂,水煎分3次服。

1、肝肾亏虚型:多由先天禀赋不足,白发多从少年开始,常有家族史。或大病久病之后,元气大伤,脏腑虚竭,头发花白渐至全部白发,兼有稀疏脱落,头发纤细无光泽,或脆弱易断,伴头晕眼花、耳鸣耳聋,腰膝酸软,不任劳作,舌质淡红,苔白薄,脉沉细弱。治疗:滋补肝肾,养血乌发,选用《医方集解》,七宝美髯丹加味、首乌、茯苓、牛膝、当归、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加桑椹、旱连草、女贞子、熟地、菊花等)。

2、营血虚热型:以青少年多见,表现为头发花白、干燥、有白屑脱落、痒感,伴五心烦热、心悸失眠、多梦、口干舌燥、舌红苔少、脉细数等。

治则:滋阴凉血乌发。用草还丹加减:菟丝子、枸杞、桑椹子各15g,生地、赤芍、桑叶各12g,丹皮、菊花各10g、川芎、白芷、蔓荆子各6g,首乌20g,水煎服。

3、气滞血瘀型:临床表现为短时间内头发大量变白,病前多有精神刺激因素,伴有胸胁满闷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舌质暗或有瘀点,脉弦涩等。

(伍子胥被困绍关,一夜白了头即是此例)。

治则:疏肝理气,活血乌发。

选用逍遥散合通窍活血汤加减。

4、单验方:

①血热白发方:生地、丹皮、赤芍、当归、黄芩、女贞子、制首乌、旱莲草、黑芝麻。

②肝郁白发方:生地、丹皮、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栀子、柴胡、首乌、桑叶等。

③肾虚白发方:何首乌、旱莲草、桑椹子、黑豆、生熟地、枸杞、当归、菟丝子、补骨脂、女贞子、黑芝麻等。

5、传统治疗方法:

①常用的中医药有以下几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七宝美髯丹、复方首乌片、龟鹿二仙膏、女贞子膏、首乌延寿丹、逍遥丸。

②常用的中草药有:当归、首乌、黑芝麻、黑豆、旱莲草、女贞子、熟地、白芍、枸杞、补骨脂、桑椹、桑叶、菟丝子、五味子、丹皮、核桃等。

③白发患者宜常食以下食物:动物肝脏、柿子、西红柿、土豆、黑芝麻、核桃、黑米、黑木耳、桑椹子、大枣、枸杞子等。

养血生发治脱发方

处方:首乌、黑豆、五爪龙、 鸡血藤、熟地各20克,黄精12克, 桑椹子10克,甘草5克,大枣4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 服。

功效:养血生发。

主治:斑秃、脱发、白发,中医辨证属精血亏虚型,症见面色暗淡, 手足乏力,腰膝酸软,舌暗瘦,苔 少,脉细弱。李宗仁

治脱发斑秃经验方

治脱发方

处方:侧柏叶30克,当归12 克。将上药加水煎煮后去渣取液,每日l剂,分3次服下。

主治:脱发。苏品正

治脂溢性脱发经验

方法:取透骨草15克,水煎,先熏后洗头,洗后用清水冲洗,每日l剂,一般3剂可见效。

主治:脂溢性脱发。邱爱国

治斑秃经验

方法:取茯苓100克,研为细粉,装瓶密封保存,每次服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下,应坚持用药以发根生出为度;另取生姜切开,用新鲜切面擦斑秃部位,每日3~5次,可刺激患处早生毛发。

主治:斑秃。陈 齐

生发饮

脱发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精血不能畅荣毛发所致,与肝‘肾二脏最密切。临床上最常见的是斑秃和脂溢性脱发。斑秃症状为头发迅速脱落,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少数人头发可全部脱落称全秃。脂溢性脱发症状为头皮多屑多油,瘙痒明显,前额及头顶部头发稀疏,变细,逐渐脱落。

基本方:生地20克,熟地 20克,当归20克,侧柏叶15 克,黑芝麻30克,制首乌25克,旱莲草20克。先将药物冷水浸泡药1小时后煎煮,煮沸后改用文火煎30分钟即可,每剂药可煎3次,每日1 剂。本方具有滋补肝肾、乌须生发功效,用于脱发及须发早白。

辨证加减:斑秃多为肝肾亏虚,加枸杞20克,菟丝子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10克;脂溢性脱发多为风盛血热,去熟地、黑芝麻,加蝉蜕10克,白藓皮20 克,地肤子10克,苦参15克,丹皮10克,川芎10克,蜈蚣3条 (研末每次0.5克服下);兼气滞血瘀者,加红花10克,桃仁10 克,赤芍15克,鸡血藤30克。

单方:可用生姜捣烂徐擦患处,可有一定的效果。(伍振云)

中医辨治脱发

发为血之余,头为诸阳之会,阳气上达,阴血上奉,则发荣色润,反之会失养而脱。辨证首分虚实,笔者分五型治疗,效果良好。

气血双虚:症见头发渐脱,伴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耳鸣腰酸,倦怠乏力,纳差失眠,面色无华,大便溏薄;女子月经延期,色淡量少,或白带量多清稀;舌苔薄白,舌质淡有齿痕,脉虚细无力。治宜益气养血,选八珍汤加味,药用党参、黄芪、山药、白术、茯苓、当归、白芍、熟地黄、砂仁、川芎、甘草等。

脾肾阳虚:症见脱发成片,伴四肢欠温,自汗恶风,纳差便溏,喜暖畏寒,腰膝无力,夜尿较多;舌苔薄白,舌淡胖,脉沉弦或沉细无力。治宜健脾益气、温肾通阳,方选黄芪桂枝五物汤合真武汤加减,药用黄芪、桂枝、白术、茯苓、党参、制附片、白芍、干姜、当归、大枣、制首乌等。

痰湿内阻:首见散在脱发,伴头晕目眩,腹胀呕恶,口淡不渴,食欲不振,大便不爽,体形较胖;女子则月经先后无定期,带下清稀或色黄;舌苔厚腻,脉弦滑。治宜健脾化痰,行气除湿,选半夏厚朴汤合三仁汤加减,药用半夏、茯苓、苏梗、陈皮、薏苡仁、杏仁、白蔻仁、滑石、扁豆、当归、槟榔、赤芍、枳壳等。

肝脾不和:脱发较快,多见新发病者。症见倦怠乏力,胁胀少食,大便溏泻或秘结,心烦口苦,易感冒,时有乏恶嘈杂;女子月经量少或闭经,白带黏稠;舌薄白或腻,舌质淡伴有齿痕,脉弦缓。治宜调和肝脾,升清降浊,选四逆散合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白芍、枳实、香附、郁金、川芎、茯苓、山药、党参、大枣、甘草等。

瘀血内阻:症见脱发成片,伴面色晦暗,口干咽燥,渴而少饮,胁腹隐痛,烦躁易怒,失眠健忘,头痛身痛,肌肤欠润,大便不畅;女子月经经色暗夹块,或经来腹痛腰痛;舌苔薄,舌质暗或见瘀斑,脉沉迟或细涩。治宜益心健脾、化瘀通脉,方选桂枝茯苓丸加味,药用桂枝、茯苓、牡丹皮、桃仁、白芍、鸡血藤、威灵仙、女贞子、旱莲草、制首乌、黄精、红花、郁金、香附等。

中药外搽巧治脱发

侧柏叶味苦、涩,性微寒,归肺、肝、大肠三经,有益阴清热、凉血止血、祛痰止咳之功,本用于各种热性出血及咳喘痰多之证。笔者认为,该药之特长并不在上述疾病之治疗,而在外用治疗脱发,且疗效较他药为优,其机理或与其能益阴、清热、凉血有关。

具体方法如下:

取生侧柏叶150克,骨碎补300克,何首乌50 克,用95%的酒精适量浸泡15天后,每日取少许药液涂擦头皮。忌食辛辣、刺激之物。

脱发一证,一般认为多系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所致,其治不离滋补肝肾、益气养血之法,常有不效者。笔者认为,禀赋不足,毛孔疏松,风邪乘虚而人,日久生热化燥,或火盛血虚,发失滋养者,亦为常见。然临床采用滋补肝肾、益气养血,加清热凉血润燥剂服之,未必有效,故可开外用一途。实则外用侧柏叶治脱发,历来文献多有记载。如《日华子本草》有“烧取汁涂头,黑润髭发”之描述;《梅师方》载“以侧柏叶治头发不生”;《圣惠方》载“以柏叶治头发黄赤等,然皆作为外用”。笔者认为,柏叶治脱发,必须生用、外用,若炒炭或内服则疗效几丧失殆尽。湖南衡阳 张志超

宫廷秘方

慈禧非常爱打扮,但由于她吃的都是高脂肪食物,头发油脂较多,头发不但爱掉还缺乏光泽。为找寻能让她拥有一头秀发的秘方,慈禧多次下诏征集各地名医给她医治。其中“发不落秘方”就是慈禧太后喜欢用的宫廷秘方之一。

将榧子3个,核桃2个,侧柏40克,共同捣烂,浸泡蒸馏水(古时秘方用雪水)中备用。用时以梳子蘸水梳头。

此方适于油脂分泌较多、用脑过度而脱发的人。展昭新

治疗脱发偏方

一:将浓盐汤轻敷发根部,5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15-20天为一疗程,可防治头发脱落。

二:食醋150毫升,加热水200毫升。趁热洗头,每日1次。常洗见效。

三:生赭石500克,研成细末后过筛。早晚饭前各服3克,连服3.个月即可治愈。主治青少年脱发。

四:鲜侧柏叶30克,霜桑叶15克,闹羊花3克,骨碎补12克,透骨草10克,皂角3克研末,放入大口瓶中,用75%的酒精浸泡,以没过药为度,将瓶口密封,7天后即可使用。用时以纱布滤出药液,用脱脂棉蘸抹患处,每日3-4次。

五:何首乌、生侧柏、黑芝麻、旱莲草、女贞子、生地各30克,陈皮15克,川椒9克,大青盐13克加水煎汁后放黑豆500克,煮至药汁全部被豆吸收为止。将豆晒干后,每次嚼服60粒,每日3次。

内服外搽治脱发

组成 当归1份,党参1份,北芪1份,何首乌3份,50度白酒10份。

功能主治 活血补血,补肺肾气虚。主治脱发,证属气血两虚,症见面色萎黄,气短懒言,乏力,舌淡,脉细弱者。

用法用量 上药按比例浸泡1周后使用。每日4次,每次20毫升空腹服,一般用2个月左右;同时将药酒外搽患处,1日2次,配合治疗。少洗头发,或用清水洗头。(医苑)

治脂溢性脱发经验

经验方:桑叶、麻叶各等份。

用法:将桑叶与麻叶粉碎后按30%的比例加75%酒精浸泡1周,过滤药液外涂于局部,并在局部按揉3分钟,每日2次,治疗3个月。

疗效:本方治疗脂溢性脱发患者40例,显效 21例,有效7例,无效12例。其中,显效生发率达 52.5%,生效最快4周,平均2个月。抗脱发用药 1-2周见效,止痒、减少头屑及油脂1周见效。

脂溢性脱发中药治疗三方

脂溢性脱发以往称早秃,症状为头皮部油脂分泌过多,头发有油腻感。中医认为,脂溢性脱发主要与肝肾不足、血虚生风、淤血阻络等因素有关,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中药内服、外搽、外洗等。内服方选制首乌、旱莲草补益肝肾,取当归、天麻养血祛风,与丹参合用,活血通络,共呈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活血化淤而生发,与祛风燥湿、补肾活血的外用药物配合使用,内外同治,疗效独特。

方一:取当归20克,生熟地各15克,川芎10克,白芍15克,制何首乌15克,侧柏叶15克,红花10克,桃仁10克,白鲜皮15克,泽泻10克,蝉蜕6克。水煎服,每日1剂。用黑芝麻做药引,煎药时,放上一小撮即可。

方二:制首乌30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0克、当归10克、生甘草6克、丹参15克、天麻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的同时,加用外洗药:百部50克、蛇床子30克、地肤子30克,水煎后洗发,每日2次。洗发后,用外搽方:首乌10克、女贞子10克、丹参10克、补骨脂10克,加入75%酒精500毫升,浸泡2周后,外搽,每日3次。以上内服药7天为一个疗程,外洗外搽时间不限。

方三:苦参、蛇床子、苍耳于、黄柏、硫黄各15克,薄荷、防风、川椒、川乌各6克,荆芥、白藓皮、地肤子、硼砂各10克,蝉蜕3克。水煎,取滤净之药液洗头,保持1小时以上再用清水洗净,2天1剂。

注:服药治疗期间,患者应尽量少吃肉类和含油脂高的食物、糖酒等,多吃蔬菜、水果等清淡类食物,保持心情舒畅。

茯苓治脂溢性脱发单方

脂溢性脱发在中医中被称为“柱发癣”或“虫蛀脱发”由于湿热侵袭肌肤,使营养失调,腠理不固,脉络瘀阻,精血生化不利致使毛根不固造成脱发。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单方验方久传不衰.单方验方是劳动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也是历代医家治病救人的临证精华.具有药源广泛,毒副作用小,标本兼治,费用低廉等诸多优点.。现提供茯苓治脂溢性脱发单方

处方与用法:茯苓1000克。研为细末,温开水送服,每日10 克,早晚各1次。

功效:健脾、利水、降脂,治脂益性皮炎出现脱发、斑秃,伴食少、腹胀、小便不利、头目眩晕及沉弦等。(钱进军)

治脂溢性皮炎、脱发、斑秃方

脂溢性脱发症状为头皮部油脂分泌过多,头发有油腻感,脂溢性脱发在中医中被称为“柱发癣”或“虫蛀脱发”由于湿热侵袭肌肤,使营养失调,腠理不固,脉络瘀阻,精血生化不利致使毛根不固造成脱发。

将蒲公英60克,茯苓、黑豆各500克,装入纱布袋内,扎紧口,放入沙涡内,加水适量。待煮成糊状后掺出,去掉纱布袋及蒲公英渣。加冰糖150克,入锅同煮,文火收干,冷藏于冰箱内备用。

饭前空腹服用,日服3次。每次20克。此方适用于脂溢性皮炎、脱发、斑秃。(常磊)

单方刘寄奴治脱发、斑秃

刘寄奴,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临床多归为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折跌损伤等症。对其治疗脱发历代文献记载及临床报道甚少。脱发之症,一般多认为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有关,古今治之,亦多从补益肝肾、调理气血为法。

脑为髓海,发为血余,脱发的发生固然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有重要关系。但血脉瘀滞在脱发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并常与精神因素、过度劳累及营养不良等因素密切相关。刘寄奴性辛,善走散,苦温通降,专人血分,李中梓谓之可“专疗血证”。其虽为破瘀通经之品,又具补血之功。《萃金裘本草述录》言之“为破血之补剂”;《本草备要》亦言其可“温肝血”。

刘寄奴破血补血,专人血分,具补肝血,调气机、行瘀滞的作用,可使气血达于头面清窍,血旺气行则发得以荣。现代研究认为,刘寄奴可降低血液粘滞度、扩张外周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

故在整体辨治的基础上,以刘寄奴为主针对脱发症状进行治疗。脱发轻者,单用刘寄奴10-15克即可;重者(如形成斑秃)则须内外治并用,除内服药中用刘寄奴外,还以刘寄奴与红花、川芎、细辛、木香等煎汤温洗,同时配合局部按摩以活血通络,以防毛囊坏死,促发生长。一般20天为1疗程,即可获效。

验案:井某,男性,27岁。两年前因失恋而精神受到刺激出现脱发现象,现脱发严重,已形成斑秃。就诊时症见头部脱发,成片状,面色白,腰酸腿软,神疲乏力,纳可,大便偏溏,小便正常,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肝肾不足,气血亏虚,血脉不通。治宜补肝肾、益气血,活血 通络。

因其症较重,故采用内外并治之法。内服单方刘寄奴加减:刘寄奴、桑叶、当归、红花、桃仁、生地、路路通、桑椹子、何首乌、王不留行各10克,桑枝、生黄芪各15克。每日l 剂,水煎分3次服。

外洗中药:刘寄奴、当归、川芎各15 克,生黄芪20克,红花、木香各10克,细辛5克。并嘱其常用指尖按摩局部。10 天后复诊,症状减轻,脱发改善尚不明显,外洗方继用,内服方随症加减,3月后长出。

只花几元 治好脱发

肝肾阴虚者,头发成片脱落,进行性加重,发质干枯,常伴有头晕、失眠、五心烦热、睡觉时出汗、腰膝酸软等不适。女性可有月经不调,男性则伴有遗精。食疗原则为滋补肝肾、养血生发。

推荐食物:黑芝麻、黑豆、核桃仁、桂圆肉、栗子、黑枣、枸杞菜、桑椹子、羊肉、狗肉等。

推荐药膳:核桃芝麻粥。取核桃仁200克,芝麻、粳米各100克。将核桃仁及芝麻各研末,备用。粳米加水煮粥至7成熟,再加入核桃仁、芝麻各30克,煮熟即可。每日分1至2次食用。

气血两虚者,头发稀疏,伴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食疗原则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推荐食物:蜂蜜、大枣、山药、红糖、鸡肉、猪血、鸡蛋、牛奶、土豆、葡萄、胡萝卜等。

推荐药膳:何首乌煮鸡蛋。用制何首乌100克洗净切长条,以水浸泡15分钟,放入鸡蛋2个,再加入适量的葱、姜、盐、料酒等。武火烧沸、文火煮至蛋熟。将蛋取出用凉水浸一下,剥去蛋壳,再于锅内煮2至3分钟食用,吃蛋喝汤,每日一次。

脾虚湿盛型脱发,表现为头部多油黏腻、毛发光亮、头皮瘙痒,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质红、苔厚腻。食疗原则为健脾除湿。

推荐食物:绿豆、扁豆、丝瓜、薏苡仁、冬瓜。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碍脾。

肝肾阴虚者,头发成片脱落,进行性加重,发质干枯,常伴有头晕、失眠、五心烦热、睡觉时出汗、腰膝酸软等不适。女性可有月经不调,男性则伴有遗精。食疗原则为滋补肝肾、养血生发。

推荐食物:黑芝麻、黑豆、核桃仁、桂圆肉、栗子、黑枣、枸杞菜、桑椹子、羊肉、狗肉等。

推荐药膳:核桃芝麻粥。取核桃仁200克,芝麻、粳米各100克。将核桃仁及芝麻各研末,备用。粳米加水煮粥至7成熟,再加入核桃仁、芝麻各30克,煮熟即可。每日分1至2次食用。

气血两虚者,头发稀疏,伴有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舌质淡、苔白、脉细弱。食疗原则为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推荐食物:蜂蜜、大枣、山药、红糖、鸡肉、猪血、鸡蛋、牛奶、土豆、葡萄、胡萝卜等。

推荐药膳:何首乌煮鸡蛋。用制何首乌100克洗净切长条,以水浸泡15分钟,放入鸡蛋2个,再加入适量的葱、姜、盐、料酒等。武火烧沸、文火煮至蛋熟。将蛋取出用凉水浸一下,剥去蛋壳,再于锅内煮2至3分钟食用,吃蛋喝汤,每日一次。

脾虚湿盛型脱发,表现为头部多油黏腻、毛发光亮、头皮瘙痒,伴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舌质红、苔厚腻。食疗原则为健脾除湿。

推荐食物:绿豆、扁豆、丝瓜、薏苡仁、冬瓜。切记不宜过食生冷、油腻的食物,以免助湿碍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