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最美「小龍女」李若彤公開了自家美髮食療,就是每天堅持吃一匙羹黑芝麻粉,對頭髮有保健功效外,又可改善白髮情況 。至於專業的白髮食療,不妨又請教中醫及營養師,看看哪些食物能預防白髮,還有根據體質而設的茶飲,原來都能防止白髮變黑!
白髮食療1. 黑芝麻粉
李若彤每天堅持吃一匙羹的芝麻粉,而芝麻粉是她親自把新鮮芝麻炒熟再磨粉,最後混合在燕麥片裏一起吃,她認為芝麻對頭髮有保健功效,但她提醒大家不要貪心過量進食芝麻粉,否則會出現肚瀉的情況。
黑芝麻之所以有護髮功效是因為當中的維生素E有助於頭皮內的血液循環,促進頭髮的生命力,並對頭髮起滋潤作用,防止頭髮乾燥和發脆。另外,黑芝麻中富含的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鈣等營養物質均可養護頭髮,防止脫髮和白髮,使頭髮保持烏黑亮麗。
除了黑芝麻,李若彤還會把黑豆炒熟在磨粉,然後和黑芝麻粉混合食用。李若彤指自己最近兩年才開始進食黑豆,原因是她的醫生朋友告訴她黑豆能預防白頭髮增長,所以她才大膽一試。原來黑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維生素E及多量的泛酸,對烏髮養發也有幫助。經常食用煮黑豆,對脂溢性脫髮、產後脫髮、病期脫髮等均有很好的療效。
編輯請教楊明霞註冊中醫師,有關中醫方面的白髮食療,原來也不難做到!
白髮食療2. 紓鬱烏髮茶(適合熱底人士)
材料:枸杞子二錢、杭菊花四錢、知母三錢
做法:將知母剪成細段,把所有材料洗淨備用。先把枸杞子、知母放入杯中茶隔內,注入500毫升的熱開水,焗30-40分鐘。然後放入杭菊花,焗5分鐘,待聞到花香後即可飲用。
功效:頭髮必須要有充分的血液供養才會烏黑有光澤,都巿人每每因為生活及工作壓力的關係而憂思焦慮過度,導致肝鬱氣滯,氣血運行失和,或鬱熱化火,灼傷營血,損及毛髮,致使頭髮失榮而變白。杭菊花有清肝解鬱,明目烏髮的作用,配合枸杞能調養肝血,加強烏髮的作用,而知母則能助杭菊清虛火。三藥合用能預防及改善白髮問題。
白髮食療3. 三黑補腎茶(適合寒底人士)
材料:黑豆三錢、黑芝麻三錢、何首烏四錢
做法:將何首烏剪成細段,把所有材料洗淨,放入杯中茶隔內。注入500毫升的熱開水,焗30-40分鐘即可飲用。
功效:以上三藥均有補益肝腎、養血烏髮的功效,能改善白髮的問題。此外三者均為黑色,就中醫理論中屬性調和指出,黑色對應腎,「腎主黑色」,因此黑色藥材大多具補腎作用,腎水足則能烏鬚健髮。
楊醫師又指頭髮的健康 與「血」及「腎」關係密切。現在有不少人都會以蔬菜代餐,然而大部分的蔬菜都以寒涼為主,因此常以性温的蒜蓉或姜絲作為佐料。若體質偏寒(症狀為易倦、怕冷、四肢欠温等)的人仕,只食蔬菜,會令體質「雪上加霜」,身體缺乏足夠的能量(中醫稱為「氣」),氣無以生血,則易致髮絲欠營養,引致生白髮或脫髮。故又提出不同體質應吃不同食物防止白髮。
預防白頭髮食物:氣虛型
症狀:易倦、氣促、精神欠佳等。
建議的養髮素食:大麥、淮山、馬鈴薯、紅棗
若非素食者:豬肉、雞肉
預防白頭髮食物:陽虛型
症狀:畏寒、四肢欠溫、喜熱飲、面色蒼白
建議的養髮素食:核桃、芥菜、大蒜
若非素食者:鰻魚、生魚
預防白頭髮食物:血虛型
症狀:面色偏黃、疲倦乏力
建議的養髮素食:紅棗、杞子、芝麻
若非素食者:羊肉、牛肉
楊明霞註冊中醫師,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內科)碩士、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榮譽)學士。
看過明星及中醫推介的白髮食療,不妨又看看營養師葉倚文所推介的預防白頭髮食物,三管齊下,或許能更有效地改善白髮問題呢!
預防白頭髮食物:蛋白質
蛋白質是製造頭髮和黑色素的主要成分,攝取充足才能減少頭髮易折斷、脫髮、長白髮問題,亦可減少為遮白頭髮而染髮的次數。
食物來源:瘦肉、魚類、海鮮、豆類或豆製品 (如: 豆腐、豆漿)、蛋、奶類或奶製品 (如: 乳酪、芝士)、果仁 (如:合桃、杏仁)
預防白頭髮食物:不飽和脂肪酸
具滋潤毛囊和保濕頭皮作用,確保頭髮保持光澤及柔韌。奧米加3脂肪酸更有抗炎特性,可減少自由基對毛囊細胞的負面影響,保持頭皮健康。
食物例子:高油分魚類(如: 三文魚、吞拿魚、鯖魚)、海鮮、果仁、種籽(如:亞麻籽、奇亞籽、芝麻)、牛油果
預防白頭髮食物:維他命A
有助頭髮生長,平衡毛囊的油脂分泌,令髮質保持亮麗光澤。
食物例子:橙黃色蔬果 (如: 甘筍、蕃茄、木瓜)、綠葉蔬菜 (如: 菠菜、莧菜)、蛋黃、肝臟
預防白頭髮食物:維他命B雜
促進新陳代謝,加快頭髮生長,維他命B9 (葉酸) 及B12更是製造紅血球的必要元素,確保毛囊有足夠的營養素和氧氣,促進頭髮生長。研究顯示缺乏維他命B雜是其中一個引致早發性白髮出現的因素。
食物例子:全穀物 (如: 燕麥、麥包、糙米)、瘦肉、魚類、蛋、豆類或豆製品、綠葉蔬菜、果仁
預防白頭髮食物:鐵質
有助構成紅血球,促進血液循環,使毛囊獲得充足營養,保持頭髮健康。研究顯示有早發性白髮問題人士的身體普遍地含鐵量較低。
食物例子:瘦肉、魚類、海鮮、動物內臟、綠葉蔬菜、豆類或豆製品
預防白頭髮飲食:銅質
幫助身體有效地運用鐵質和製造紅血球,促進黑色素的形成。
食物例子:綠葉蔬菜、瘦肉、海鮮、果仁、豆類或豆製品
現代女性很多時為了減肥,可能會過份節食,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加速頭髮衰老。因此即使瘦身都要維持營養均衡的飲食習慣,保持樂觀情緒,有充足睡眠,多加養護頭髮頭皮,自能守護黑髮。
有些人無辣不歡,無辣下不了飯;這在中醫裡是因為脾胃功能弱,對味覺感覺也差,要用重口味,像是辣來幫助運化,代表着腎氣不足,腎氣不足易生白髮,尤其是30歲未到就冒白髮者。
長時間久坐不動、生活欠缺運動的人,會令血液循環代謝不佳。這會影響黑色素細胞的正常運作,讓髮色變淺和脆弱,出現白髮的問題。
吸菸、喝酒會導致頭皮血液循環不良,加速頭皮老化。使體內積聚大量自由基,會影響到黑色素細胞製造黑色素、導致白髮生長、甚至脫髮。
「久視傷血」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的OL,更應該注意要適度休息,防止用眼過度,傷耗到身體氣血。
另外,中醫經常說的「以黑補黑」,利用黑色食物補腎氣,養黑髮。以下3種食物都有利於生長黑髮。
黑豆富含蛋白質和植物雌激素,可調節人體的雄性激素水平,借此有助減慢雄性激素分泌而導致掉頭髮。黑豆中亦含有黑色素,這可以將白髮變黑,防止掉髮。
如果是身體虛弱,如對藥物性或疾病而出現的掉髮,可以食用黑芝麻。黑芝麻能養血,烏髮和益肝補腎,對這類的掉髮有一定的療效。
核桃本身有烏髮、使皮膚光潤的作用,不但有補腎健腦的作用,也可補中益氣,潤肌膚、烏鬚髮。
中醫上來說,前額屬陽明,陽明主氣血,「陽明衰、髮變白」其反應的就是脾胃問題。脾胃主要用於食物消化和吸收。脾胃不好,可能是因為過飲過食、思慮過多、勞累過度導致。脾胃若不好,就常會出現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四肢冰冷的情況,有些人還會伴隨口臭、食慾旺盛、四肢浮腫。
所以飲食是很重要的,三餐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刺激性及難消化的食物,像是過辣、過油、乾硬、黏性大的食物,生冷食物也少吃。一些健脾養胃的食物,像是小米、牛肉、山藥、茯苓就相當推薦。
脾胃虛寒建議可煮薑絲粥補身。
兩鬢即耳旁的位置,反應的是膽有關,但肝膽相連,所以與肝也有關係;肝主血,兩鬢長白髮是因為血不足。肝臟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器官,更擔負着消化、解毒、分秘、吸收等多功能,肝臟受損,毒素就會累積,如感到疲倦無力、眼睛發酸、腹漲、失眠、食慾減退等小變化,就要提醒自己注意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肝火盛的人也會脾氣爆躁、愛生悶氣,常常口乾、口苦、舌燥。此類人也要盡量保持心情愉快。
補血要首要,可吃豬潤、牛肉、鯽魚、菠菜補血;中藥裡的當歸、白芍也可以補血,菊花、枸杞則可明目。另外,飲食要清淡,八寶粥、蓮子(白木耳)粥、蓮子心茶、玫瑰花茶、山楂茶,都可以紓解到。
頭頂與腎關係最密切,頭髮、後腦勺長白髮的人,除了要補氣血,還要注意補腎。另外腎不好,膀胱也弱,伴隨而來的就是頻尿、遺尿、小便不暢等問題,這類人也不易憋尿。
補腎食物,像是羊肉、核桃、栗子、枸杞、首烏。 另外,黑色食物,大多都有補腎效果,像是黑芝麻、首烏、黑豆、黑木面、黑糯米、黑桑椹、熟地、杜仲。
最後,穴位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環,加快提供營養給頭髮,防止白髮,以下的穴位都可以改善髮質問題!
浮白穴在耳後頭骨凸起上方入髮際一寸處,不但能治療白髮,做髮絲回復烏黑,還有治頭痛,頸痛,耳鳴等症狀。在每日睡覺前和第二朝起床後,花2~4分鐘按壓就可以改善白髮問題。
百會穴在頭頂的正中央,按摩穴位約五分鐘可做到改善血氣循環,提供養份維持頭髮健康,治療脫髮並安神。
風池穴位於後頸髮際線正中位置凹陷處,適當按摩可促進頸部到頭部的血液循環,治療白髮。
湧泉穴位於足底凹陷處。按壓湧泉穴可改善腎功能弱化,有養腎的效果。雙腳各按壓10次左右。
常見問題:
問:白頭髮是否只跟年齡有關係?
答:別以為白髮只有老人才有,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營養不均衡,都會更容易出現白髮的問題。
問:按摩頭皮能有效防止白髮嗎?
答:按摩頭皮可改善血液循環,加快供給營養給頭髮,防止白髮。
白頭髮是否只跟年齡有關係?
有些人無辣不歡,無辣下不了飯;這在中醫裡是因為脾胃功能弱,對味覺感覺也差,要用重口味,像是辣來幫助運化,代表着腎氣不足,腎氣不足易生白髮,尤其是30歲未到就冒白髮者。
長時間久坐不動、生活欠缺運動的人,會令血液循環代謝不佳。這會影響黑色素細胞的正常運作,讓髮色變淺和脆弱,出現白髮的問題。
吸菸、喝酒會導致頭皮血液循環不良,加速頭皮老化。使體內積聚大量自由基,會影響到黑色素細胞製造黑色素、導致白髮生長、甚至脫髮。
「久視傷血」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的OL,更應該注意要適度休息,防止用眼過度,傷耗到身體氣血。
另外,中醫經常說的「以黑補黑」,利用黑色食物補腎氣,養黑髮。以下3種食物都有利於生長黑髮。
黑豆富含蛋白質和植物雌激素,可調節人體的雄性激素水平,借此有助減慢雄性激素分泌而導致掉頭髮。黑豆中亦含有黑色素,這可以將白髮變黑,防止掉髮。
如果是身體虛弱,如對藥物性或疾病而出現的掉髮,可以食用黑芝麻。黑芝麻能養血,烏髮和益肝補腎,對這類的掉髮有一定的療效。
核桃本身有烏髮、使皮膚光潤的作用,不但有補腎健腦的作用,也可補中益氣,潤肌膚、烏鬚髮。
中醫上來說,前額屬陽明,陽明主氣血,「陽明衰、髮變白」其反應的就是脾胃問題。脾胃主要用於食物消化和吸收。脾胃不好,可能是因為過飲過食、思慮過多、勞累過度導致。脾胃若不好,就常會出現腹痛、胃酸、口淡不渴、四肢冰冷的情況,有些人還會伴隨口臭、食慾旺盛、四肢浮腫。
所以飲食是很重要的,三餐定時、定量,不要暴飲暴食,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刺激性及難消化的食物,像是過辣、過油、乾硬、黏性大的食物,生冷食物也少吃。一些健脾養胃的食物,像是小米、牛肉、山藥、茯苓就相當推薦。
脾胃虛寒建議可煮薑絲粥補身。
兩鬢即耳旁的位置,反應的是膽有關,但肝膽相連,所以與肝也有關係;肝主血,兩鬢長白髮是因為血不足。肝臟是人體主要的解毒器官,更擔負着消化、解毒、分秘、吸收等多功能,肝臟受損,毒素就會累積,如感到疲倦無力、眼睛發酸、腹漲、失眠、食慾減退等小變化,就要提醒自己注意保持良好生活習慣。肝火盛的人也會脾氣爆躁、愛生悶氣,常常口乾、口苦、舌燥。此類人也要盡量保持心情愉快。
補血要首要,可吃豬潤、牛肉、鯽魚、菠菜補血;中藥裡的當歸、白芍也可以補血,菊花、枸杞則可明目。另外,飲食要清淡,八寶粥、蓮子(白木耳)粥、蓮子心茶、玫瑰花茶、山楂茶,都可以紓解到。
頭頂與腎關係最密切,頭髮、後腦勺長白髮的人,除了要補氣血,還要注意補腎。另外腎不好,膀胱也弱,伴隨而來的就是頻尿、遺尿、小便不暢等問題,這類人也不易憋尿。
補腎食物,像是羊肉、核桃、栗子、枸杞、首烏。 另外,黑色食物,大多都有補腎效果,像是黑芝麻、首烏、黑豆、黑木面、黑糯米、黑桑椹、熟地、杜仲。
最後,穴位按摩可改善血液循環,加快提供營養給頭髮,防止白髮,以下的穴位都可以改善髮質問題!
浮白穴在耳後頭骨凸起上方入髮際一寸處,不但能治療白髮,做髮絲回復烏黑,還有治頭痛,頸痛,耳鳴等症狀。在每日睡覺前和第二朝起床後,花2~4分鐘按壓就可以改善白髮問題。
百會穴在頭頂的正中央,按摩穴位約五分鐘可做到改善血氣循環,提供養份維持頭髮健康,治療脫髮並安神。
風池穴位於後頸髮際線正中位置凹陷處,適當按摩可促進頸部到頭部的血液循環,治療白髮。
湧泉穴位於足底凹陷處。按壓湧泉穴可改善腎功能弱化,有養腎的效果。雙腳各按壓10次左右。
常見問題: 問:白頭髮是否只跟年齡有關係? 答:別以為白髮只有老人才有,現代人工作生活壓力大、營養不均衡,都會更容易出現白髮的問題。
問:按摩頭皮能有效防止白髮嗎? 答:按摩頭皮可改善血液循環,加快供給營養給頭髮,防止白髮。
白頭髮是否只跟年齡有關係?
香港人生活節奏緊張,工作忙碌加上不良生活習慣,令不少人正值青壯年都有掉髮及白髮問題。一頭烏黑濃密的秀髮慢慢變白,髮質也變得乾枯易斷。據中醫理論,不同位置長出白髮代表身體不同部份出現問題,甚至可視為身體所發出的警號。而白髮的成因除了天生遺傳,更因為後天的生活習慣而成。
頭髮變白代表毛囊壞死,停止產生黑色素或有物質干擾黑色素生成,最後導致頭髮變白。中醫認為「腎藏精,其華在髮」、「肝藏血,髮為血之餘」,即頭髮變白和肝腎功能有密切關係。一般而言,踏入更年期後,人體的腎精會逐漸衰退,並在髮色上表現漸漸轉白。但如果在40歲之前已出現白髮,甚至異常掉髮,就代表身體機能出現異常。
▼按圖放大了解白髮位置代表甚麼?▼
有中醫師指出,中醫有「頭為諸陽之會」的講法,意指手足三陽經均於頭面部交接,故頭部為人體陽氣旺盛的部位。 透過梳頭可以刺激及按摩頭部的經絡,幫助清利頭目、疏通經絡、提升陽氣、醒腦開竅及健腦安神等;刺激頭部的氣血循環,也有助預防白髮。
▼按圖看梳頭步驟▼
從西方營養學而言,白髮增加與飲食習慣有莫大關係,只要多食6種食物,就可以幫助改善及預防白髮掉髮,還能讓髮質變得強韌有光澤。
1. 優質蛋白質
頭髮主要由蛋白質造成,但當缺乏蛋白質會導致頭髮變得脆弱,容易折斷和掉落,還可能導致頭髮顏色變淺,甚至變白。想補充蛋白質多食雞蛋、牛奶、綠色蔬菜、全穀飯、燕麥胚芽等優質蛋白質。
2. 鐵質
鐵負責將氧氣運送到全身,一旦缺鐵嚴重至貧血程度就會導致脫髮。想促進頭髮健康生長,可多吃牛肉、羊肉等紅肉、豬血、鴨血、紅莧菜、豬肝等鐵質豐富的食物。
3. 維他命B雜
維他命B雜是可以幫助能量代謝的維他命,當身體壓力大易流失維他命B雜。如果缺乏維他命B1、維他命B2、維他命B6、維他命B12,容易有早發性白髮,推薦食物:綠色蔬菜、全穀飯、燕麥胚芽。